【古籍摘要】
《別錄》曰∶半夏生槐里川谷。五月、八月采根,曝干。
普曰∶生微丘或生野中,二月始生,葉三三相偶。白花圓上。
弘景曰∶槐里屬扶風(fēng)。今第一出青州,吳中亦有,以肉白者為佳,不厭陳久。
恭曰∶所在皆有。生平澤中者,名羊眼半夏,圓白為勝。然江南者大乃徑寸,南人特重 之。頃來(lái)互用,功狀殊異。其苗似是由跋,誤以為半夏也。
頌曰∶在處有之,以齊州者為佳。二月生苗一莖,莖端三葉,淺綠色,頗似竹葉,而生 江南者似芍藥葉。根下相重,上大下小,皮黃肉白。五月、八月采根,以灰裹二日,湯洗曝 干。
來(lái)源 本品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(Thunb.)Breit.干燥塊莖炮制加工品。
藥材半夏別名
半夏(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)的別稱甚多,分別有:三葉半夏(山西、河南、廣西),三步跳(湖北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),麻芋果(貴州),田里心、無(wú)心菜、老鴉眼、老鴉芋頭(山東),燕子尾、地慈姑、球半夏、尖葉半夏(廣西),老黃咀、老和尚扣、野芋頭、老鴉頭、地星(江蘇),三步魂、麻芋子(四川),小天老星、藥狗丹(東北、華北),三葉頭草、三棱草(上海),洋犁頭、小天南星(福建),扣子蓮、生半夏、土半夏、野半夏(江西),半子、三片葉、三開(kāi)花、三角草、三興草(甘肅),地文、和姑、守田(古稱),地珠半夏(云南)。
產(chǎn)地
廣泛分布于中國(guó)長(zhǎng)江流域以及東北、華北等地區(qū)。在西藏也有分布,生長(zhǎng)于海拔3000m左右。
采收加工
夏、秋二季采挖,洗凈,除去外皮和須根,曬干。
藥材性狀:
本品呈類球形,有的稍偏斜,直徑1~1.5cm„表面白色或淺黃色,頂端有凹陷的莖痕,周?chē)懿悸辄c(diǎn)狀根痕;下面鈍圓,較光滑。質(zhì)堅(jiān)實(shí),斷面潔白,富粉性。氣微,味辛辣、麻舌而刺喉。
【性味與歸經(jīng)】辛,溫。歸脾、胃、肺經(jīng)。
【功能與主治】燥濕化痰。用于濕痰咳嗽,胃脘痞滿,痰涎凝聚,咯吐不出。
【用法與用量】3~9g。
【注意】不宜與川烏、制川烏、草烏、制草烏、附子同用。
【貯藏】置通風(fēng)干燥處,防蛀。
半夏小故事
相傳在很久以前,有位叫白霞的姑娘,她在田野里割草時(shí),挖到了一種植物的地下塊莖,由于饑餓難耐,她就試著將塊莖放在嘴里咀嚼,想拿它填飽肚子。誰(shuí)知吃完就吐了起來(lái),她趕快嚼塊生姜止嘔,嘔吐止住了,誰(shuí)知連久治不愈的咳嗽都治好了。于是,白霞就用這種藥和生姜一起煮湯給鄉(xiāng)親們治咳嗽病,效果甚好。但這種植物塊莖含漿液豐富,要清洗好多次才能使用。
某一天,白霞在河邊清洗這種藥的時(shí)候,不慎滑入河中喪命。當(dāng)?shù)厝藗優(yōu)榱思o(jì)念她,就把這種藥命名為"白霞"。后來(lái),人們又發(fā)現(xiàn)白霞在夏秋季節(jié)采收,加上時(shí)間的推移,就逐漸把"白霞"改成"半夏"了。